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案件审理如此之慢,人工智能却不入法眼,机器人法官将何时出场?

wqh| 2018-12-25 16:03 阅读 608 评论 0

法律是社会商业活动的保护伞,和新生事物是一种相互促进和催生的关系。法海无边,卷文繁杂。各类违法、涉法案件为何进展缓慢,除了案件的复杂因素外,是否还有人为操作的干扰和审批的繁琐。那么强大到爆、不可一世的人工智能为何迟迟不如法眼,机器人法官该该何时出场?这里面还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悬而未决呢?如果能生产大量的法官机器人,将其应用于法案的处理和审批,那么是可以极大提升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可以给权益受到侵害、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广大中低层群众提供客观、方便的法律援助。

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死户可以搞定一切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法律法条,几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案件,批量打包成数据,设计算法,建立模型,塞给机器进行深度学习,然后机器给我们智能的处理结论,干净利落得将案件快速处理掉。想法似乎很好,也有人一直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老美就有个研究法律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机构。他们很早就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在法律界的应用。虽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原来所使用的算法逐渐被淘汰和优化。但是新的技术一直在向法律界渗透,比如当前比较火的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过看他们的整体发展概况,主要还是停留在咨询和简单案例的预判和推演上。虽偶有突破,但至今仍无颠覆性AI产品的问世。

法律不是一本一本死的条条框框,它是受地域、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发展因素影响的产物,单纯一种高端的技术革新就想颠覆历史的沉淀,估计阻力太大,成效甚微。对传统法律人饭碗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一些机器不能判断的道德问题该如何处理,更是一个长期的难解。了解人工智能的人都知道,人工智能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通过算法,建立模型,在机器的一种执行和学习。它更侧重于数学推导、逻辑运算,而非伦理道德审判。伦理道德这些是人的属性,机器是永远也不能完全掌握的。这不是AI高手阿尔法战胜世界围棋大师李世石的问题,也不是根据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推荐那么简单的问题。

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伤人的法律主体该如何界定是产品生产者还是产品使用者承担法律责任呢?另外大量人工智能产品的品牌商标、技术专利和其繁衍物的归属问题也是让人很头大。也有各种功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公民产生,它开始对人类情感领域的填充,这样就会涉及人和机器的沟通和相处模式。类似这种情况产生的问题暂时无法规避,因为人工智能具备学习能力。它们也会在长期的数据训练下学习出不受程序控制或者人类控制的感情或者其他举动,谁会为这种感情负责。你无法对一个机器做出任何审判,人类的审判对于机器毫无意义。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人工智能和法律几乎是无法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短时间看不到完美的契合点,但是新事物和旧事物总是需要相互运动的。

人工智能以神一样的速度冲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期。虽然它已经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看待,而忽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新奇。发展迅速,必然引起大众的担心,这个在所难免,但总体是被看好的。虽然仍可能出现机器人伤人,无人驾驶汽车撞人等情况,给法律提出挑战,给现有技术提出挑战。但我们仍希望有更多好的AI产品造福人类,可能等待我们得是一堆头疼的问题处理和忙碌,但我们仍期待着。

中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已向法律界提出了完善、落地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要求。如果短时间没有完善、具体的法律出台,我们可以站在产品的角度参照产品质量法去处理一些不好的问题。我们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对人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可以找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则由生产者赔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则由销售者赔偿。不过这里的AI产品有些复杂,它有些超出传统产品属性的趋势,他有思考学习的能力,它不是简单的程序执行,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法律问题。

文章点评